在吃奶当中或之后哭闹的宝宝,原因可能有很多,例如奶水不足或太多,乳汁有怪味儿,又或者是宝宝体内的胃一绞痛反射,另外还有3%的宝宝是因为反胃酸。
如果你疑心宝宝是因为反胃酸才不舒服的,再回顾一下第4章提到过的种种迹象。当然了,如果你认为宝宝可能有这一问题的话,还应该咨询一下自己的医生。
多年以来人们提出了很多防止反胃酸的方法。有些是此路不通,但也有很多相当有效。
治疗反胃酸的两大误区
姿势——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宝宝吃饱后要坐在秋千里或是婴儿椅上,这样在重力作用下乳汁就会乖乖待在胃里。然而,研究表明这种姿势并不能降低反胃酸的频率或严重程度(尽管很多父母发誓这方法管用)。
用大米和谷物使奶水变稠——有些医生建议喂宝宝时掺入一些大米或其他谷物,这样就能使奶水沉淀到胃里。但是相关研究证实这种做法根本无法改善反胃酸。
反胃酸的有效疗法
姿势——虽然坐起来没用,但另外两种姿势已被证实对防止反胃酸相当有效:趴着或脸向右侧躺。
宝宝醒着时非常喜欢这两种姿势。睡觉时也可采用向右侧躺的姿势,但要把宝宝用襁褓裹好,并且要用东西挡着防止他一翻身脸朝下睡。宝宝睡觉时的最佳姿势是仰卧,不过有些医生会建议那些反胃酸严重或晚上爱吐奶的宝宝采取侧卧的姿势。你可以征求一下自己的医生的意见。
打嗝儿——喂奶时每过5~10分钟就让宝宝打一次嗝儿。否则吃完后再打嗝儿就会使他觉着烧心并从胃里泛上一些酸性物质。
喂奶窍门——确保宝宝没有吃过量。哺乳时试着少喂一点,看看这样能否使宝宝的吐奶或哭闹得到改善。如果他每次吃120~180克就能心满意足地待上几小时,那么哺乳时间就可以每周都缩短一些。
避免牛奶制品——有些宝宝反胃酸是因为对牛奶过敏。和你的医生讨论一下这种问题的可能性,决定是否需要禁食牛奶。
抗酸剂——为了缓解因为“烧心”引起的疼痛,大夫可能会开一些抗酸剂或减少胃酸的药物,例如法莫替丁、雷尼替丁、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等。(抗酸剂的使用一定要遵医嘱。)